耀世娱乐平台注册_一种动力换挡行星齿轮机构
1.本发明属于变速箱换挡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一种动力换挡行星齿轮机构。
背景技术:
2.行星齿轮机构,能够承受更大的载荷,并且可以实现功率分流。行星齿轮机构在变速箱中通过与离合器和制动器配合工作来改变行星齿轮机构中各元件的相对运动关系,实现不同档位传动,改变传动比。
3.行星齿轮机构应用广泛,对其要求也不言而喻,在现有行星轮机构领域其中依然存在,结构复杂、传动效率低传动不平稳、使用寿命短、故障率高、国产化低等问题。行星轮机构通常应用在精度要求较高的设备中,目前国内还处于对于精度要求较高领域中均采用进口的现状。
4.中国专利:cn201599366u公开了一种行星轮机构,该机构采用输入轴传动高速太阳轮,高速太阳轮啮合高速行星轮,高速行星轮啮合高速行星架,高速行星架传动低速太阳轮,低速太阳轮啮合低速行星轮、低速行星轮啮合低速行星架、低速行星架连接输出轴。该两级行星减速机构,可实现大传动比传动,机构中不不设内齿圈,易于制造、效率高。而机构中涉及齿轮、轴数量多,在运行中同样不可避免因多数齿轮不同轴产生振动、整体机构抖动、传动不平衡、降低机构使用寿命。
5.中国专利:cn209196049u公开了一种行星轮机构,该机构采用输入轴同时连接两个太阳轮,与之啮合的是两个平行的行星轮,行星轮不同轴一个作为输出一个作为输入;工作时通过输入轴将动力传递到第一太阳轮经过输入行星轮将动力传递到行星架,行星架转动将动力传递到输出行星轮,动力输出结束。该机构采用输出齿圈作为输出间,不需要连接法兰,结构紧凑。该机构行星轮轴均传递动力,而且两轴均为运动状态,工作时同样引起齿轮振动,时变效应提高传动不平稳性,齿轮齿圈啮合数量较多,增加了故障发生率。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针对传统行星轮机构由于齿轮不同轴产生振动、机构寿命短、传动不平稳、传动效率低等问题,提供一种动力换挡行星齿轮机构。
7.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行星齿轮机构,该行星齿轮机构包括:输入轴(2)齿轮套件(4)双联行星齿轮(8)双联齿轮轴(9)输入太阳轮(12)输出太阳轮(7)行星架(13)组成,其特征在于:该机构采用双联大齿轮(10)与双联小齿轮(8)同轴刚性连接作为行星轮,输入轴(2)与输入太阳轮(12)刚性连接,输入太阳轮(12)双联大齿轮(10)形成一级减速,双联小齿轮(8)与输出太阳轮(7)形成二级减速,输出太阳轮(7)与齿轮套件(4)同轴刚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联大小齿轮共用一齿轮轴(9),轴内部具有完整润滑油道,可实现电液控制润滑;双联齿轮共有3对成120度布置,双联齿轮两端设有止推垫片(11);齿轮内圈设有双排滚针轴承(6)中间使用隔套隔开;轴上设有6个油道孔(15)与行星架(13)及其他构件组成完整油道。
9.本发明有益效果为:该动力换挡行星齿轮机构机构采用双联斜齿轮,不仅能传递较大扭矩,而且减少机构中齿轮、齿轮轴的数量,避免齿轮不同轴产生振动频率,提高了行星架内部空间利用率,齿轮啮合数量少降低机构故障发生率,整体机构更为紧凑,传动效率高,机构中除太阳轮外其他构件都采用120度布置,提高了抵抗冲击振动能力,整体机构传动平稳。
附图说明
10.图1行星轮机构剖视图;
11.图2行星轮机构正视图;
12.图3行星齿轮正视图,侧视图;
13.图中:1-齿轮套件花键;2-输入轴;3-滚针轴承;4-套件齿轮;5-定位销;6-滚针轴承;7-输出太阳轮;8-双联小齿轮;9-双联齿轮轴;10-双联大齿轮;11-止推垫片;12-输入太阳轮;13-行星架壳体;14-轴键;15-油道孔;16-行星架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14.为了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结合以下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如下。
1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传统行星轮机构由于齿轮不同轴产生振动、机构寿命短、传动不平稳、传动效率低等问题,提供一种动力换挡行星齿轮机构。
16.请参阅图1行星轮机构剖视图,图2行星轮机构正视图,如图所示,该机构中齿轮套件花键1齿轮套件4和输出太阳轮7成刚性连接,齿轮套件花键1与行车制动器相连接;齿轮套件4与动力换挡变速箱中间轴相结合,将输出太阳轮的动力传递到中间轴及差速器中;输出太阳轮7与双联小齿轮8相结合,传递动力及起到二级减速作用。
17.输入轴2与太阳轮12成刚性连接;输入轴2中包括6个润滑油道15,输入轴2中配合零件均使用滚针轴承,其中双联齿轮内圈均为双列滚针轴承,其余均为单列滚针轴承。
18.双联齿轮中由双联大齿轮10和双联小齿轮8刚性连接,双联齿轮两端设有止推垫片,齿轮内圈设有滚针轴承中间使用隔套隔开;两齿轮共用同一双联齿轮轴9,双联大齿轮10采用较窄的左旋斜齿轮,双联小齿轮8采用较宽左旋斜齿轮,因此该零件能够承受较大扭矩且传动平稳。
19.双联齿轮共有3对,为了有利于传动平横和增加抗冲击振动能力所以成120度布置在行星轮系中。
20.双联齿轮轴9内设有油道,通过定位销5在行星架两端定位,润滑油进入定位销5中油孔,经过油道进入行星架右端油孔中然后进入轴承最终回到输入轴2中形成完整润滑回路。
21.行星架13左端与齿轮套件4通过轴承相连接,中间支撑双联齿轮轴,在左端与右端各设有3个小油道孔通过定位销孔5及双联齿轮轴9内的油道,润滑行星架内部齿轮。
22.轴键14用来连接外花键使之与输入轴2刚性连接,通过湿式离合器控制行星架的制动与旋转,完成变速箱高速挡与低速档切换。
23.行星齿轮机构左端与湿式行车制动器相连接,湿式制动器通过摩擦片和花键配合
啮合实现换挡初步控制。
24.湿式离合器直接与湿式制动器相连接,湿式制动器通过液压活塞对摩擦片施加压力使之与制动器钢片同步静止完成对湿式离合器制动控制。
25.低速挡工作时:行星架固定不动,输入轴2通过输入太阳轮12将动力传递到双联大齿轮10,经过双联小齿轮8将动力传递到输出太阳轮7,输出太阳轮7与行星架外齿轮套刚性连接进而将动力传出完成减速。
26.高速挡工作时:行星架13转动,输入轴2和输入太阳轮7与双联大齿轮10不发生相对转动,直接带动行星架一起转动,将动力直接传到输出太阳轮7,相当于输入轴2与行星轮整体机构刚性连接。
2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动力换挡行星齿轮机构,该行星齿轮机构包括:输入轴(2)齿轮套件(4)双联行星齿轮(8)双联齿轮轴(9)输入太阳轮(12)输出太阳轮(7)行星架(13)组成,其特征在于:该机构采用双联大齿轮(10)与双联小齿轮(8)同轴刚性连接作为行星轮,输入轴(2)与输入太阳轮(12)刚性连接,输入太阳轮与双联大齿轮(10)形成一级减速,双联小齿轮(8)与输出太阳轮(7)形成二级减速,输出太阳轮(7)与齿轮套件(4)同轴刚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联大小齿轮共用同一齿轮轴(9),轴内部具有完整润滑油道;双联齿轮共有3对成120度布置,双联齿轮两端设有止推垫片(11);齿轮内圈设有双排滚针轴承(6)中间使用隔套隔开;轴上设有6个油道孔(15)与行星架(13)及其他构件组成完整油道。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换挡行星齿轮机构,该行星齿轮机构包括:输入轴、双联行星齿轮、双联齿轮轴、输入太阳轮、输出太阳轮、行星架等组成,其特征在于:该机构采用双联大齿轮与双联小齿轮同轴刚性连接作为行星轮,输入轴与输入太阳轮刚性连接,输入太阳轮与双联大齿轮形成一级减速,双联小齿轮与输出太阳轮形成二级减速,输出太阳轮与齿轮套件同轴刚性连接;该机构减少了齿轮与齿轮轴的数量,降低了输入轴扭矩;采用双联齿轮不仅避免传统齿轮因不同轴引起的振动,整体呈120度布置有利于传动平横,增加抗冲击振动能力。加抗冲击振动能力。加抗冲击振动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强 倪向东 叶好运 陈华军 潘文龙 蔺元刚 李克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石河子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10.26
技术公布日:2023/1/13